查看原文
其他

郁闷的西医和中医

岐伯有道 2020-09-18

郁闷的西医


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(通常称为西医)为世界的医药卫生事业做出了伟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,以文艺复兴为界,西医又分为古代西医和近代西医。文艺复兴不仅造就了一批举世瞩目的艺术家,更是解放了思想枷锁,开创了科学实证实验的探索先河。


随着解剖、生理、微生物、生化等专业创立和日趋完善,近代西医初具雏形。

近二百年来,西医借助科技的进步发展迅猛,随着抗生素的问世,麻醉药的出现,各种疫苗的研制,先进的影像、检验手段,西医的快速发展对人民健康的贡献巨大,影响深远。


我们伟大的传统医学在世界医学中被贴一个标签:替代医学。


西医的快速发展得益于:


1.基础医学的快速发展

2.医学科技的日新月异

3.医学教育的规模化

3.医学临床的标准化

4.医学分科的精细化

5.医学理念的实证化

6.医学实验的合理化

7.医学学术的开放化


了不起!


西医在急救、预防、诊断、科研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。


西医延长了人民的寿命,但老百姓对健康的需求不仅仅是活着;


西医可以大展拳脚,但是亚健康的痛苦又让他感觉无奈;


耐药的超级细菌让人心生恐惧,疼痛的侵蚀折磨着无助的人们;


临床的分科让医者思路不开阔,药物和仪器的依赖让医者的人文关怀相对落后;


解剖和实验研究对象是没有生命的尸体和活蹦乱跳的老鼠,结构医学是否应该与功能医学结合。


于是乎:


老年患者被仪器诊断为各种退行性变,关节腔注射润滑剂,有的甚至微创手术,依然顽固疼痛,功能受限。郁闷!


慢性疼痛患者,长时间服用各种止痛药,出现胃溃疡,加服用奥美拉唑,时间长了又担心出现萎缩性胃炎,关键是疼痛持续存在。郁闷!


被诊断为神经症的患者,各种设备没有查出阳性体征,服用药物效果不佳。郁闷!


突出的椎间盘手术后为什么还有疼痛,为什么针灸推拿也会有效。想不通,郁闷!


患者拿着药品说明书,为什么这药物有这么多副作用和不良反应。解释:是药三分毒?还是这些副作用有人有,有人没有,看运气啦?头痛+郁闷!

一段子挺有意思:患者拔牙时,不慎吞下,迅速转至五官科;喉镜下没有发现疑犯,推测已经通过食管到胃,随转至消化科;胃镜没有找到,消化科专家说应该已经到达肠道了,这一块不归我管;到肛肠科后,医生洗手消毒一番,发现肛门口有一颗牙齿,“快请口腔科会诊处理”。虽然是一个笑话,但是思维的局限的确让人郁闷!


强大的西医也会有束手无策的时候,当我们以病人为中心,以损害最小化(上工少涉)为原则,重视肌肉功能,相信很多的郁闷会变为感叹。


"互学互鉴,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融合发展”,克强总理说得好!


不再郁闷


傲娇的西医,独孤无敌手。

面对新需求,常常很无力。

头痛只看头,治病无整体。

临床搞不定,副作用犀利。

改变旧思维,重新寻机理。

再踏新征程,努力找患肌。


嘻嘻!



当然,中医也好不到什么地方去,也有一大堆苦闷,且听


郁闷的中医


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具有延续性的国家,五千年的文明一脉相承,无论身处何方,我们都可以骄傲地说,我是炎黄子孙,我们是龙的传人。


当然几千年的繁衍生息离不开我们的传统医学——中医。


远古时期的针石、骨针开创了针灸先河,通过长时间的观察积累,发现了人体内外上下的密切关系,为解决人们的病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

神农尝百草为中药的辨识提供了依据,或许是神话传说,但是从侧面反馈了古时候医生也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做研究,我们要为先祖的研究精神点赞。


到了秦汉时期,中医的理论已经上升到一定高度,《内经》《难经》《伤寒杂病论》问世,为千秋万世的中医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闪耀着智慧的灯塔,引领后辈踏步前行。


金元四大家、明清温病学说为传统医学的完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

回望历史,我们的祖先的确为传统中医的形成发展做出了不朽的功绩。现在传统中医也作为国家名片,向世界推介,这是让我们引以为豪的。


中医也有很多郁闷的地方,今天就吐槽一下:


1.概念模糊,医者意也;

2.典籍充栋,文采斐然;

3.著作颇丰,不会看病;

4.虚玄障目,难见森林;

5.口声尊古,阻碍创新;

6.门派林立,盲人摸象;

7.偏方疗疾,鱼龙混杂;

。。。。。。

我们中医传承几千年,现在竟然没有一个合适的定义,包括《中医药法》颁布实施的今天,这会让人难以适从。


中医现在已经普及海外,如果概念不清晰,会在法律层面处于劣势。


如果针灸的定义还局限在经络穴位,那还有理由谴责“干针”吗?


不仅是“干针”,是不是要把以全息理论为指导的各种针法,以现代基础医学为指导的各种针法从自己的阵营推出去啊,这都是我们针灸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啊。


孤芳自赏的高傲已经远远脱离了医生的本质,自命不凡的清高者多是一些“教科书”式的学院派。临床的较量不是靠呐喊,要看疗效啊。


取类比象是概念不清的重要表现,由此衍生出“医者意也”的天才说法。


敲开核桃,满目沟回,貌似大脑,必须有补脑的功能啊。聪明的商家高喊“经常用脑,要喝六个核桃啊”的口号,为高考学子的大脑提供物质支持;爱因斯坦不知道吃了几吨核桃才补出如此智慧的大脑?临床上用核桃不晓得治好了多少埃尔茨海默症(老年痴呆)?


同样的理论导致不少动物的生殖器遭殃,泡酒焉,烧烤焉,至少从心理上补足了男人的雄风。


公鸡属阳,公鸡打鸣“叫醒”了太阳,公鸡头顶的鸡冠就更是阳中之阳啦,所以就善治鬼邪和毒物咬伤,不知道有人试验过没有。


当然胃病吃猪肚,骨折喝骨头汤更是影响深远。


想当然的治病真的有点让人无语,中医此象,让人郁闷。


再看中医的典籍和医案,究其病理者少之又少,无怪乎有人建议把文采斐然的中医典籍放到文艺类别,可能是这些人的酸葡萄心理作祟。古时候没有电脑,没有高超的印刷技术,写一本书需要穷泽一生,那谁来看病呢?后来发现中医写书者都是文人所为,真正的浸淫临床几十年的名医可能就没有时间写书,甚至有人识字不多,只好找人代笔,还有一部分是文字功底较好的弟子总结的。到了近些年,很多专家写书就是靠抄了,东挪西凑,复制粘贴搞定。只有“拿来主义”,没有严谨的科研精神去证实证伪,“九州生气恃风雷,万马齐喑究可哀”。人云亦云之风盛,由心而发真郁闷。


中医专家成作家,著作林立商家夸。

教授每天爱复制,见了病人就抓瞎。

专家教授温饱足,治病祛痛非业务,

口若悬河话岐黄,望闻问切胸中无。

开会收徒日程紧,千方百计罗门人。

为师治病不知理,门人无门更郁闷。


针对传统文化,我们要“取其精华,弃其糟粕”,需要批判性地继承,中医文化也是如此,需要抛弃一些虚玄的东西,大力宣扬中医的整体观。临床需要四诊合参,采集信息,对症下药。


近年来,有人把中医脉诊和量子纠缠联系在一起,据说有千里眼之功能。可能太前卫了,也可能我们太肤浅了,实在参悟不透,也让人无法恭维。这就是中医吗?非要能上天入地,前知五百年,后晓五百载。中医无法企及的高度,让人郁闷。


中医文化需要继承、需要发展。我们不相信现在人类的智慧不如二千年前的古人,这也不符合进化规律啊。曾经有一句话“尽信书不如无书”,同样道理,尽泥古就无法进步。学中医的哪位仁兄说一句和《内经》不一样的话,马上会遭到群而攻之。数典忘宗,不知天高地厚,甚至不爱国之类的。祖宗之法不能变,长辫裹脚不能剪。何也?不是追求真理,不是伸张正义,维护利益而已。


世界在进步,世界也必须进步。整天枕着曾经的辉煌做梦的懒汉,太对不起老祖宗的智慧。当然世界也是包容的,既允许一部分人上九天揽月,下五洋捉鳖;也不反对有人刀耕火种,甚至茹毛饮血。


看到某些固步自封的现状,让人郁闷。


中医界有怪现状,就像武术界一样,南拳北腿,少林武当,招式各异,虎伏龙降,病理研究,盲人摸象。一个病人,两位大师,一曰火热,一曰寒凉。诊金不菲,孰是孰非。比比皆是,此种现象。郁闷!


自古有“偏方气死名医”之说,有时候四诊合参+辨证论治竟然不如偏方一把,真是让人郁闷。中医队伍的鱼龙混杂和冒牌中医的横行导致中医的名声受损,这种现象和门槛低、适应症模糊、没有科研精神有关,所以有人会说中医不科学。为中华民族健康保驾护航几千年的中医,竟被挂上不科学的牌牌,我们除了抗议,似乎没有更多数据提供帮助。有点郁闷!


爱之深,恨之切。希望中医越来越接地气,中医对于患者来说既有利,又有理。


祝愿中医明天更美好!


正可谓:


万能的中医,劳苦又功高。

人言不科学,治疗没道理。

除了去抗议,没有大数据。

概念太模糊,医者即为意。

虚玄充斥间,文化不分离。

同病各说辞,互相不服气。

教授会编书,临床不懂医。

路边按摩店,皆言祖传滴。

鱼和龙混杂,原是门槛低。

有病皆可医,无效法不济。

医成自为仙,口号恨天低。

潜心做临床,沉心揭示理。

临床有数据,说话有底气。

中医整体观,结合基础医。

让人不郁闷,医患皆欢喜。


文源:浮针大世界 作者:王文涛


肥儿茶-健脾消食化积-成人小儿都适用

健脾强肾壮骨话补钙 - 后爱傲骨无双

为什么要用西医解释中医?3000年历史的临床经验还需证明吗?

这些西医没办法的肾病,中医疗效非常好

西医大骗局之内科骗局

西医大骗局之盘点医生都不吃的8种药

中医的六大优势,西医望尘莫及!

中医西化到居然不相信自己的地步了

西学中说出了心里话:中医治病,能去根!

【揭秘】李可用药秘诀,理解必然成为国医高手!中医和西医可以互补,但不能结合!

中医治未病,西医养医生,背后的真相令人深思……

中医不是输给西医,而是输给了市场!

量子医学 VS 中医理念

========== END ==========

温馨提示: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,仅供大家参考学习,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。如有需要,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

⊙版权声明:文章源于网络,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为人父母者,不知医为不慈!为人子女者,不知医为不孝!

找不到好中医?不如自己学中医!

本号菜单中, 有完整的入门系列, 视频系列. 欢迎大家学习.

学习古中医, 伤寒论经方传承

厚德载物!草木金石仅除身病,正己培德方祛心魔!

祈愿:天下和顺,日月清明;风雨以时,灾厉不起;国丰民安,兵戈无用;崇德兴仁,务修礼让;国无盗贼,无有怨枉;强不凌弱,各得其所;人无病厄,富贵康宁;长寿好德,善始善终.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